央視對機器人行業做了一個調查,認為:機器人市場規模未來10年將擴大10倍
近年來,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在餐飲、公共服務、物流運輸等領域,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機器人的身影。而隨著需求的增加,全球各大企業,都加快了商用機器人的研發。
全球企業加速研發 機器人產業熱潮再起
以下視頻來源于
央視財經
不久前,波士頓動力公司旗下機器人“阿特拉斯”表演了一段障礙跑,引發各方關注。波士頓動力公司是機器人研發領域中的翹楚,已在該領域持續研發近20年,旗下機器人早在2018年就學會跳舞。
目前,該公司的另一款作品“斯波特”機器狗于去年正式上市,售價為7.4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8萬元。
雖然機器人投產周期十分漫長,但今年以來各大企業卻動作頻頻。8月18日,百度就發布了一款汽車機器人,助力該公司的“阿波羅”自動駕駛項目。
不僅是百度,8月24日,韓國三星集團宣布,加碼240萬億韓元,約合 1.33 萬億人民幣,加強包括機器人技術在內的多個科技領域的研發和投資;7月1日,美國亞馬遜公司表示,將在芬蘭建設一座全新的倉儲中心,為旗下一款物流機器人提供人機磨合的試練場。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0億元;預計到2030年,該數字將擴大十倍,達2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萬億元。
雖然高端智能機器人是全球各大企業,乃至各國爭相研發和投入的方向,但目前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依然是工業機器人。它們是一種擁有多關節機械手,且能自由轉向的機器裝置,能夠幫助電子、物流、化工等行業提高生產效率。在我國,各個行業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7月28日,上汽大眾對外展示了旗下的“關燈工廠”,這也是該公司首個實現工業無線網絡全覆蓋的工廠,打造了一條電動汽車的智能化生產線。所謂“關燈工廠”,顧名思義,就是把燈關了,這個工廠依然能夠運作,其實形容的是高度自動化、智能化。
據了解,這個工廠擁有1400多臺工業機器人,負責車身焊接等工作。若開足馬力,理想情況下,每一分鐘就可以生產一輛純電動汽車。目前,國內的東風汽車和吉利汽車等企業也在不同程度上,應用了相關技術。
隨著應用場景的增加,國內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快速增長,上游廠家的投產熱情也隨之提高。數據顯示,2021年7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了31342套,同比增長42.3%;2021年1月至7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05094臺,同比增長64.6%。
不過,目前中國制造業的自動化程度仍有待提高。2019年,中國制造業工業機器人密度為187臺/萬人,全球排名第15。這種情況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得到改善。
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 馮勝:基本上國內制造業從去年開始就迎來一個產能的、大的更新周期,這些更新的產能會從整體行業上帶動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
雖然國產工業機器人在部分核心技術上仍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但得益于國內企業近幾年在核心零部件領域的技術突破,以及國內工業機器人廠商的提質降價,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進入了新一輪爆發期。
8月20日,中國天和號空間站核心艙的兩位航天員順利出艙作業,這是繼7月以來的第二次。期間,協助航天員完成任務的太空機械臂表現亮眼,引發關注。
據介紹,該機械臂重量不到800公斤,最高可承重25噸;此外,配合相關硬件,這只“大力神臂”還能在飛行器表面自由爬行,實現大規模轉移。
RV減速器,也叫旋轉矢量減速器,它是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體積雖小,卻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然而,這項技術卻長期被外企壟斷。日本企業納博特斯克,通過30年的市場競爭,占據了目前全球高精密減速器市場約六成的份額。
張躍明是北京工業大學的教授,他表示,對于日本賣RV減速器的企業,它給我們的價格,要遠遠地高于給國外機器人企業的價格,通常供貨周期也比較長。這導致了國內機器人企業的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就弱。
目前,他的團隊正在加緊國產RV減速器的研發,以他們的專利技術為藍本的工廠,已經與十余家機器人企業建立合作,產品進入集中量產階段。RV減速器國產化之路正在迅速鋪開,中國企業正在大步向前追趕。
不僅是RV減速器領域,國內各大廠商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也不斷取得成績。主攻伺服器研發的埃斯頓公司,2020年躋身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第八名;登奇機電則成功研發出功率密度達3.906兆瓦/立方米的伺服電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此外,綠的諧波研發的諧波減速器,打破了外企的技術壟斷,2018年國內市占率已超過60%。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副教授 周谷越:目前整個的行業重視、政策支持,導致國內的整個工業機器人研發的投入持續性走高,也涌現出一些國產的機器人品牌。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新的國產機器人品牌供貨量和份額都會逐步提高。
全球企業加速研發 機器人產業熱潮再起
以下視頻來源于
央視財經
不久前,波士頓動力公司旗下機器人“阿特拉斯”表演了一段障礙跑,引發各方關注。波士頓動力公司是機器人研發領域中的翹楚,已在該領域持續研發近20年,旗下機器人早在2018年就學會跳舞。
目前,該公司的另一款作品“斯波特”機器狗于去年正式上市,售價為7.4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8萬元。
雖然機器人投產周期十分漫長,但今年以來各大企業卻動作頻頻。8月18日,百度就發布了一款汽車機器人,助力該公司的“阿波羅”自動駕駛項目。
不僅是百度,8月24日,韓國三星集團宣布,加碼240萬億韓元,約合 1.33 萬億人民幣,加強包括機器人技術在內的多個科技領域的研發和投資;7月1日,美國亞馬遜公司表示,將在芬蘭建設一座全新的倉儲中心,為旗下一款物流機器人提供人機磨合的試練場。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0億元;預計到2030年,該數字將擴大十倍,達2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萬億元。
雖然高端智能機器人是全球各大企業,乃至各國爭相研發和投入的方向,但目前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依然是工業機器人。它們是一種擁有多關節機械手,且能自由轉向的機器裝置,能夠幫助電子、物流、化工等行業提高生產效率。在我國,各個行業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據了解,這個工廠擁有1400多臺工業機器人,負責車身焊接等工作。若開足馬力,理想情況下,每一分鐘就可以生產一輛純電動汽車。目前,國內的東風汽車和吉利汽車等企業也在不同程度上,應用了相關技術。
隨著應用場景的增加,國內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快速增長,上游廠家的投產熱情也隨之提高。數據顯示,2021年7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了31342套,同比增長42.3%;2021年1月至7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05094臺,同比增長64.6%。
不過,目前中國制造業的自動化程度仍有待提高。2019年,中國制造業工業機器人密度為187臺/萬人,全球排名第15。這種情況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得到改善。
雖然國產工業機器人在部分核心技術上仍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但得益于國內企業近幾年在核心零部件領域的技術突破,以及國內工業機器人廠商的提質降價,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進入了新一輪爆發期。
8月20日,中國天和號空間站核心艙的兩位航天員順利出艙作業,這是繼7月以來的第二次。期間,協助航天員完成任務的太空機械臂表現亮眼,引發關注。
據介紹,該機械臂重量不到800公斤,最高可承重25噸;此外,配合相關硬件,這只“大力神臂”還能在飛行器表面自由爬行,實現大規模轉移。
RV減速器,也叫旋轉矢量減速器,它是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體積雖小,卻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然而,這項技術卻長期被外企壟斷。日本企業納博特斯克,通過30年的市場競爭,占據了目前全球高精密減速器市場約六成的份額。
張躍明是北京工業大學的教授,他表示,對于日本賣RV減速器的企業,它給我們的價格,要遠遠地高于給國外機器人企業的價格,通常供貨周期也比較長。這導致了國內機器人企業的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就弱。
目前,他的團隊正在加緊國產RV減速器的研發,以他們的專利技術為藍本的工廠,已經與十余家機器人企業建立合作,產品進入集中量產階段。RV減速器國產化之路正在迅速鋪開,中國企業正在大步向前追趕。
不僅是RV減速器領域,國內各大廠商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也不斷取得成績。主攻伺服器研發的埃斯頓公司,2020年躋身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第八名;登奇機電則成功研發出功率密度達3.906兆瓦/立方米的伺服電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此外,綠的諧波研發的諧波減速器,打破了外企的技術壟斷,2018年國內市占率已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