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裁床?聚焦裁床之(二)
自動裁床可以說是樣板房與裁剪房的完美結合,這個相當完善的柔性化系統能夠最大限度活用各種CAD設計的服裝數據,高度集成自動化、軟件、面料裁切等技術,自動化完成打版、排料、鋪布與裁剪的全過程。即使最有經驗的熟練裁剪師也不能100%保證穩定的裁剪質量,然而高技術的裁刀設計可以確保面料第一層與最后一層完全相同的裁剪質量。自動裁床可以根據面料的不同特點、裁剪方案設定不同的參數進行裁剪,從而大大提高裁剪效率,節省耗電。通過分析生產數據,模擬不同的生產情況,給出最佳排料組合,提供裁剪分析資料,計算鋪布和裁剪時間,準確估計布料需求量,為正確的采購決策和工作量分配打下基礎。
那么對比人工裁剪,自動裁床有哪些值得購買的優勢呢?
在精度和品質方面,自動裁床裁剪時會對布料進行真空吸附,將布料固定在裁剪臺上,這樣能確保裁剪過程中不會出現滑片,人工裁剪則沒法避免這個問題。自動裁床在制定好CAD模板的情況下自動依照計劃裁剪,一般不會出現手工裁剪出現的裁剪大小片、邊緣不齊整等現象。裁剪過程中軟件會根據各種面料的裁剪情況,對走刀順序、走刀方向和走刀速度等參數進行設置,以保證高品質裁剪。應對一些精細的裁割比如開剪口、波浪花邊、中間開孔等,人工裁剪沒法實現,自動裁床則可以輕松實現,并且裁割精準、平滑。
自動裁床與傳統生產模式相比,更能夠提升企業形象、改善生產環境、降低工作強度、提升產品質量,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檔次和競爭力,從而增加了企業的利潤。由于裁片的裁剪質量提高,后期縫制效率隨之提升。與傳統電剪刀相比,裁床后期的縫制效率提升5%。降低材料成本,裁剪過程中的零間距裁割,大大提高了面料的使用率。自動裁床的使用提升了裁剪和產量的穩定性,使生產數據更加準確,以便安排生產;降低了人工使用率,明確了操作人員責任;降低了質量管理內耗,節省了面料,提高了裁割質量。
智能制造已經是服裝時尚企業這幾年來不斷思考和實施的關鍵,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服裝時尚企業的核心戰略。而智能裁床是縫前最重要的設備之一,所以無論是幾年前購置后需要更新的,還是近期需要新添的,到底如何選購合適的裁床設備,也是一件值得深思熟慮的事情。
(1)數據以及數據的再利用
智能化的核心,是在自動化的基礎上,能有數據以及數據的再利用,所以隨時采集到數據,且具有開放的數據接口,一定是企業考量的首要因素。就算現在使用物聯網IOT的條件不成熟,但是早晚一定有需要。
(2)速度、層數、裁片質量、能耗
速度、層數、裁片質量、能耗等,都是智能裁床本身最核心的指標。較多客戶首先對于價格具有敏感性,但是忽略了電腦裁床的核心性能指標。而真正拉開性價比差距的,其實性能指標的敏感度遠超過價格指標。
(3)機器穩定性
機器穩定性,是否擁有長期耐用時間,且具備恒定的裁剪能力,是評估智能裁床的核心性能指標。曾經有一個客戶,使用了一臺較為便宜的裁床,當初很高興,因為比較便宜。但是幾個月后就很后悔,原因是在一個月里基本上有3次及以上故障,從保修,到修復,每次等于2天沒法生產,損失很大。設備的穩定性,且具有峰值連續24小時的開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考核要素。
(4)增值服務能力
服務能力的考核,已經不再是工程師遠近那么簡單,網絡的發達使得可以在線服務,當然時效性也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廠家是否具有增值服務的能力、幫助客戶挖掘更為潛在的精益提升的能力。通過行業經驗和專業供應商,優化裁剪分床邏輯,優化排料做配合,在保證裁剪質量的同時,爭取更多的面料節省、效率提升等。
除了以上幾點機器本身的硬件考核外,服裝企業還需要在技術、面料、控制軟件上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1)如何判斷刀智能技術
刀智能技術是指刀具在進行裁割作業時,可改變裁割的角度,及時補償修正偏差,從而確保高層裁剪時上下層裁片的裁剪精度,達到了更高的面料利用率。企業可以從自動裁床進行高層及厚重面料的裁剪時,以裁剪出來的裁片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尺寸偏差情況來做一個簡單的判斷。目前,新一代品牌的裁床基本上具有該技術,且成熟、穩定。
(2)如何判斷“邊走邊裁”
“邊走邊裁”技術專利最早由力克公司申請,即裁床在送料的同時,裁刀也在下刀進行裁剪,減少了等待的時間,可提高10%左右的生產效率。“邊走邊送”是指在送料的同時,裁頭是不下刀的,不能同時進行裁剪作業,所以只能送完一段裁一段,裁完一段繼續等送料再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邊走邊裁,自然無法提高效率。一臺設備能否勝任大批量裁片的生產,應該從最大裁剪層數和裁剪速度兩方面進行評估。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了裁床的生產力。通常情況下,采購方只對裁剪高度進行評估,但事實上,衡量裁剪能力的真正標準是每個小時裁剪的裁片數。
(3)裁床對面料的特殊要求
涂層面料和絲綢面料不適合高層裁剪。自動裁床只有通過真空吸風將面料吸附,裁剪時面料才不會因為滑動導致裁剪質量上的巨大差異。但涂層面料透氣性太差,導致真空吸風系統很難有效吸附較多層面料,而且上片容易移動,從而影響裁剪效果。此外,涂層面料背面往往都附有一層涂膠面料,層數累積后再用高速上下的震動刀進行裁割,裁刀摩擦發熱會使面料膠質融化而導致裁刀刀片和刀盤上有粘膠。盡管目前不少企業針對此類面料開發出了數字變頻真空技術、真空二次覆蓋裝置以及冷卻裝置等,但尚不能完全解決其高效、高層裁剪的問題。
02
服裝企業裁床運作要點
在服裝單件流水的精益生產改善中,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和銜接非常重要。生產線推行單件流水的過程中,裁片的及時供應(JIT - Just in time)和裁片的質量,影響了服裝單件流水是否順暢。因此,裁剪房是服裝企業精益生產改善的重要部門,做好裁床的管理更加重要。
裁床需做好如下管理要求:工廠布置及管控,流水布局要合理;避免搬運浪費和保持溝通距離;做好一系列的流程管控;做好人員管控及調配。
產前準備階段:熟悉各客戶的要求通則 ;核實各種面料的瑕疵接受標準;做好各種面料的縮水測試;召開裁剪產前會議;各部門小組做好6S;審核所有面料的用量及搭配。
跟進生產進度:跟進裁床生產進度確保流程順暢;按照需求進行生產及發放裁片到車間;按需按時提供每款產前培訓裁片;所有大貨訂單進度的更新;做好各環節的數據記載及核對;做好內部及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做好單件流水目標、工作計劃等。
裁剪注意事項:
裁剪前的準備工作:在服裝精益生產改善中,為確保成衣生產過程中不受問題的干擾而停頓生產,從裁床、車間到尾部的生產,都要先有準備,把各環節中有可能發生的問題處理好才開始大貨的生產。裁床在裁剪前,相關準備工作和檢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查看樣衣原板及制單信息 ,確保二者內容準確且一致;(2)查看嘜架數量是否與樣衣及制單顯示信息一致,如有問題須立即向上反映;
(3)檢查嘜架線條打印是否清晰,刀鋒余位是否足夠,如有異常須立即向上反映;
(4)檢查電剪、油標、油污及電源開關等 ,確保裁刀工作正常;
(5)檢查刀鋒磨損情況,如磨損超過裁刀寬度1/3則需更換刀片;
(6)如用自動裁床則需檢查電源、氣壓、機器衛生狀況、刀鋒方向、電腦數據等,確保機器工作正常;
(7)抽檢拉布作業質量;
(8)撫平拉布層,對齊嘜架。
特殊面料:
裁剪化纖等光滑布料或呢類等易錯位面料,可先切出毛塊,使用布夾保持裁片平整,再進行邊緣精裁。
對含有化纖面料時裁刀溫度不可過高,以免造成焦邊、布邊變色、粘附裁刀等問題。在裁嚴格要求對條對格面料時,可先切出毛樣,再次進行對條對格,最后進行精裁。
裁后注意:
打剪口須嚴格按照嘜架顯示位置,剪口必須清晰,但不可過深,保持在3毫米內。下裁片剪口位置、深度一致。
如需打孔,應考慮孔位必須不能影響成衣外觀,精確度量需要打孔機鉆頭長度,鉆頭在布料內不可停留太久,鉆孔到位立即收回鉆頭。正確留出裁片編號位置(也就是靠片邊空位處留個布耳朵,大小在3cm方正)。裁片取料擺放須做到整齊有序,無用布碎塊要及時丟于垃圾筐內。
03
維修保養小貼士
自動裁床在使用過程中,零部件發生各種磨損、侵蝕、疲憊、變形、老化等現象,會導致精度下降,性能降低,影響產品質量,情況嚴重時會造成設備停機。同時由于服裝生產的特性,會有大量的浮塵附在裁床上。因此,定期的維護和保養,才能更好地延長裁床的壽命,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
機頭——裁床的心臟
對機頭的保養是最核心的部分,需清理機頭長期積累的油污、污垢、碎屑;對老化的皮帶進行更換,調節松緊程度;清理軸承和齒輪的油污,使機頭運轉暢順如新。
刀軌——裁剪的核心
由于刀軌是暴露的,更容易積聚污垢和碎屑,甚至把軸承覆蓋,影響軸承的運轉。長期沒有保養的軸承也會出現磨損或者卡死的情況。對刀軌的保養,就是清理、更換舊的軸承,調整松緊,經過通電后不斷的調試,使裁刀的下刀和走刀軌跡保持精準。
床體——裁床的排泄系統
裁剪的面料不同,產生的碎屑也有所不同,裁剪比較多毛的面料時,布毛的碎屑很容易藏到鬃毛磚里,然后再掉落到床體內部和機身的收納槽里,長期不清理的裁床,打開床體和木槽后通常有厚厚的垃圾積聚。
過濾網——裁床的鼻腔和肺部
裁剪車間通常是很多灰塵飛舞的,而這些過濾系統可以很好地阻擋灰塵進入真空泵里,影響機器的運轉,定期對這些過濾網進行更換,能讓過濾性能處于最佳狀態。
電控箱——裁床動力的來源
這里是提供電力的部分,灰塵積聚多了會有諸多隱患,要經常清理;吸濕用的石灰包,如果已經不能用了,則要果斷更換掉,否則不但沒有效果,可能還會有反作用。
使用裁床的工作人員,對裁床要認真嚴謹負責,嚴格按照保養規定,定時給各個部位保養;遇到故障,及時通知工程師進行處理;平時每天結束工作后,對裁床進行一次清潔,讓裁床保持干凈整潔的軀體,迎接來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