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臺縫紉機 藏著多少“李煥英”的女紅記憶
3月9日,在太原市小店區正陽街太原老車文化博物館的縫紉機收藏展館,上千臺老式縫紉機讓來訪游客嘆為觀止。這個縫紉機收藏展廳面積200平方米,共收藏老式縫紉機100余種,共1000余臺。隨著電影《你好,李煥英》熱映,這里再次吸引了眾人目光,成了一處懷舊打卡地。
展館同時展出的還有各種老式鐘表、錄音機等“三轉一響”,看到當年男女結婚標配縫紉機、手表、自行車、錄音機聚齊了,撫今追昔,參觀者感慨萬千。
山西晚報記者在老車文化博物館二層的縫紉機收藏展館看到,密密麻麻的縫紉機頭油光锃亮,疊擺齊整。一眼望去,幾乎都一樣,看不出有什么區別,但是走近細細一瞧,商標、面板等都不一樣。
太原老車文化博物館羅館長介紹,這里是國內品種最多最齊全的縫紉機收藏館,在全國同行業中藏品數量和品種居榜首。藏品當中,九成是國內老式縫紉機,包括金獅牌、蝴蝶牌、太行牌、蜜蜂牌、牡丹牌、標準牌、上海牌、鉆石牌等國產品牌,還有國外老式縫紉機數十臺。
羅館長興致勃勃地講起幾臺難得的“大咖”級別的縫紉機,如館里藏有我國最早的金獅牌國產縫紉機,1946年金獅牌更改為無敵牌,取“打敗天下無敵手”之意;工農牌縫紉機,黑色機頭上清晰可見語錄;1949年,重慶縫紉機廠生產出特供鵝牌縫紉機和解放牌、東方紅等品牌縫紉機,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在國內也非常罕見。
熱映電影《你好,李煥英》中,那個年代的女青年穿的連衣裙,都是踩著縫紉機做出來的。一臺臺縫紉機記錄了時代的變遷,黑色的機頭,鑄鐵的腳踏板,棕色的實木臺面,噠噠噠清脆的聲響,伴隨人們走過“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半個世紀。展館同時展出的還有各種老式鐘表、錄音機等“三轉一響”,看到當年男女結婚標配縫紉機、手表、自行車、錄音機聚齊了,撫今追昔,參觀者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