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制造正向網絡化制造升級
“我國智能制造發展進入新階段,已經渡過了培育試點示范企業為主的數字化制造培育期,進入在全國普遍推廣的成長期,智能制造向網絡化制造的升級版發展?!痹贠ICT學院公益講堂上,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制造業研究室特聘專家董景辰表示。
此前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發布的全球企業高管調研報告指出,引領下一輪顛覆性創新的將是傳統企業,或者說是在行業中深耕多年的巨頭企業。72%的受訪企業高管認為,傳統企業將在各自的行業中引領新一輪的顛覆。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等新技術的興起,讓傳統企業可以結合多年積累的行業專業知識和經驗,更高效地把手上的數據轉化為商業價值,并帶來比互聯網企業更高的價值。
二是生產能力創新。將智能制造作為轉型升級的主要技術路線和創新的主要落腳點。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入,為之賦能,提供基礎性支撐。泉州華寶科技在休閑鞋智能化成型生產線試制過程中,在核心關鍵技術、核心部件和云服務等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并成功研發了國產智能裝備、國產機器人、國產工業軟件的自主產品。建立了國內制鞋行業首創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從訂單承接到產品交付及售后服務全過程的智能化控制。
三是產業模式創新。要在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方面積極開拓新領域,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發展規?;ㄖ粕a、云平臺、共享制造、遠程運維、電子商務等新模式新業態。佛山唯尚家具公司應用虛擬現實云設計技術,打造在線設計服務平臺,并建設具備機器人板材分揀的柔性化自動生產線,創新實現個性化營銷、柔性化生產的“規模化定制”模式,從傳統家具制造企業轉型為現代家居服務企業。
“推進中小企業的智能制造發展,需要專門為中小企業開展專項診斷,研發出能滿足它們需求的、易使用的專用智能制造裝備和軟件,提升對中小企業的服務能力?!倍俺浇榻B說,以前,信息化管理系統都是一個完整的軟件產品。用戶購買產品后,必須針對自己企業的情況進行裁剪和二次開發,而且工作量很大。如果希望擴展功能,則技術難度更大。近期,國內外都開發出了“微服務化”形態的云化管理軟件產品。也能夠通過統一的接回規范與其他功能構件裝配在一起,具有可配置、可裝配、可擴展的功能。中小企業只要根據自身需要,購買若干個功能構件裝配在一起,就可以獲得適合這個企業的個性化定制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董景辰強調,未來企業的競爭將是供應鏈的競爭。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同行企業間的研發、質量、管理等水平會逐漸趨同。只有進行供應鏈優化,才能使企業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獲得競爭優勢。
例如,華為在IBM的幫助下,進行了供應鏈管理優化,建立了集成供應鏈。首先,準確了解客戶真實的需求和需求量。其次,開發人員與銷售人員確定客戶需求,與采購人員共同確定材料和元器件的供應商,與生產部門共同確定生產工藝。同時,令需求量和供給量相匹配,使客戶需求、生產計劃和供應能力之間實現平衡。再次,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制造商、組件供應商、總裝廠之間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機制,安排了生產計劃和實時生產過程的管控。最后,提高庫存周轉率和資金利用率,從進、出、存三方面做好了倉儲物流管理。
此前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發布的全球企業高管調研報告指出,引領下一輪顛覆性創新的將是傳統企業,或者說是在行業中深耕多年的巨頭企業。72%的受訪企業高管認為,傳統企業將在各自的行業中引領新一輪的顛覆。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等新技術的興起,讓傳統企業可以結合多年積累的行業專業知識和經驗,更高效地把手上的數據轉化為商業價值,并帶來比互聯網企業更高的價值。
董景辰表示,企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創新。
一是產品創新。產品是智能制造的價值載體,通過產品創新,將使我國傳統制造業的規模優勢轉變為價值優勢。例如,上海申貝公司原是生產蝴蝶牌家用縫機的傳統企業,經過產品改造升級,轉向生產高速平縫門機、程控自動縫紉單元、縫紉機器人、縫紉電控系統。產品實現了數字化,并有了一定的智能功能,一舉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申貝公司不斷擴大產品應用范圍,向工業縫紉機領域進軍,又從傳統工業領域進入到了汽車、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科技紡織等新興工業領域。傳統的縫紉機變成了高端制造裝備。
二是生產能力創新。將智能制造作為轉型升級的主要技術路線和創新的主要落腳點。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入,為之賦能,提供基礎性支撐。泉州華寶科技在休閑鞋智能化成型生產線試制過程中,在核心關鍵技術、核心部件和云服務等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并成功研發了國產智能裝備、國產機器人、國產工業軟件的自主產品。建立了國內制鞋行業首創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從訂單承接到產品交付及售后服務全過程的智能化控制。
三是產業模式創新。要在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方面積極開拓新領域,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發展規?;ㄖ粕a、云平臺、共享制造、遠程運維、電子商務等新模式新業態。佛山唯尚家具公司應用虛擬現實云設計技術,打造在線設計服務平臺,并建設具備機器人板材分揀的柔性化自動生產線,創新實現個性化營銷、柔性化生產的“規模化定制”模式,從傳統家具制造企業轉型為現代家居服務企業。
“推進中小企業的智能制造發展,需要專門為中小企業開展專項診斷,研發出能滿足它們需求的、易使用的專用智能制造裝備和軟件,提升對中小企業的服務能力?!倍俺浇榻B說,以前,信息化管理系統都是一個完整的軟件產品。用戶購買產品后,必須針對自己企業的情況進行裁剪和二次開發,而且工作量很大。如果希望擴展功能,則技術難度更大。近期,國內外都開發出了“微服務化”形態的云化管理軟件產品。也能夠通過統一的接回規范與其他功能構件裝配在一起,具有可配置、可裝配、可擴展的功能。中小企業只要根據自身需要,購買若干個功能構件裝配在一起,就可以獲得適合這個企業的個性化定制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董景辰強調,未來企業的競爭將是供應鏈的競爭。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同行企業間的研發、質量、管理等水平會逐漸趨同。只有進行供應鏈優化,才能使企業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獲得競爭優勢。
例如,華為在IBM的幫助下,進行了供應鏈管理優化,建立了集成供應鏈。首先,準確了解客戶真實的需求和需求量。其次,開發人員與銷售人員確定客戶需求,與采購人員共同確定材料和元器件的供應商,與生產部門共同確定生產工藝。同時,令需求量和供給量相匹配,使客戶需求、生產計劃和供應能力之間實現平衡。再次,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制造商、組件供應商、總裝廠之間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機制,安排了生產計劃和實時生產過程的管控。最后,提高庫存周轉率和資金利用率,從進、出、存三方面做好了倉儲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