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普558圓頭鎖眼機運行一圈不走針的原因
杜克普558圓頭鎖眼機按下啟動桿送布板運行一圈不走針,問題主要出在機器運行時沒有低速,全部是高速運行。機器運行后的正確關系應是高速→低速(走針)→高速,究其原因可能是運行關系沒有調好造成的;還有剎車板簧間隙可能未調好。為了解決此問題,筆者先介紹一下機器由高速轉換到走針運動的工作原理。
1 高速轉換到走針的運動原理
圖1
圖1是高速→走針運動轉換的傳動示意圖。圖中O1、O2、O3均為固定在機頭上的支點,而制動凸輪5繞支點O1旋轉,制動架7和開停架12及停針桿9分別繞支點O2及O3擺動。開停架連桿撞塊1和鈕縫長度調整塊13分別固定在滑板上。當滑板高速運動產生后便向右后退,帶動裝在滑板上的開停架連桿撞塊1一起向右后退,當退到zui后位置時,撞塊推動開停架連桿滾輪銷2被開停架拉鉤3的槽口扣住為止。然后滑板又帶動鈕縫長度調整塊13 向左前進,在鈕縫長度調整塊13的斜坡作用下頂起開停架連桿滾輪,使開停架連桿滾輪與經開停架連桿4聯接的開停架12同時被頂起,向順時針方向擺動,與此同時產生3個動作。
(1)與開停架12 相對固定的制動架7和制動彈簧片6也繞支點O2作順時針擺動而釋放制動凸輪5。同時與開停架12同樣相對固定的啟動架也一起作順時針擺動,啟動架上的滾輪釋放右手輪上的端面凸輪,使右手輪在彈簧的作用下,與旋轉的皮帶輪接觸并一起轉動,通過花鍵連接帶動凸輪軸一起旋轉,并通過針桿機構和走針機構使走針運動開始。
(2)為了使走針運動能保持下去,應在開停架12 擺動到極限時用停針桿9上的限位塊來頂住開停架12上的方頭螺釘11 ,不讓開停架12復位,從而保證必要的走針時間。
(3)因為走針時不允許滑板有高速運動,所以當開停架12順時針擺動時,開停架12下面的一個腳就撥動開車擺桿繞支點向順時針方向擺動。并通過撥塊,帶動撥塊座、高速輪和離合器活動塊一起向右移動,從而使離合器活動塊與離合器固定塊分離,高速輪變成空轉,從而使滑板高速運動停止。
按照上述傳動過程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撞塊、停針桿、制動架和啟動架的位置是否正確。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3個動作的動力來源都為開停架,它們動作的先后是有順序的。表面上看3個動作好像是同時產生的,但實際上,3個動作是有先后的,即先將高速輪變成空轉,再釋放制動凸輪5,然后使走針運動開始,從而保證高速運動和走針運動互鎖。
2 調整方法
(1)撞塊的調整(圖2)
圖2
當滑板后退至zui后位置時,撞塊應將開停架連桿滾輪銷頂入開停架拉鉤槽內,并被自由扣住。調整時,旋松鎖緊螺釘4,移動撞塊1直至將開停架連桿滾輪銷3頂入開停架拉鉤2的槽內即可。注意:如開停架連桿滾輪銷3沒有被拉鉤2的槽扣住,則機器始終只有高速運動,就會出現無走針運動。
(2)停針桿的調整(圖3)
圖3
轉動手柄,向前移動滑板至開停架連桿滾輪3處于鈕縫長度調節塊1斜面zui高處時,停針桿限位塊5應離開方頭螺釘7,其間隙不大于0.5 mm。調整方法:當開停架連桿滾輪3處于鈕縫長度調節塊1斜面zui高處時,旋松鎖緊螺釘6,上下移動停針桿限位塊5,直至停針桿限位塊5與方頭螺釘7上下間隙大于0.5 mm。如果間隙大于0或小于0.5 mm,則機器走了幾針又回到高速運動。
(3)制動架及啟動架的調整(圖4)
圖4
繼續轉動手柄,向前移動滑板,直至開停架拉鉤自動跳開,釋放開停架連桿滾輪銷。此時停針桿限位塊應頂住方頭螺釘的頂面,同時制動彈簧片2與制動凸輪1zui高點距離為1 mm,啟動架連桿上的軸承3與右手輪5外圓間隙為0.3 mm,而啟動架上的滾輪4外圓輪廓線應超過右手輪5端面凸輪上平面0.8 mm。調整方法:當開停架拉鉤自動跳開,停針桿限位塊頂住方頭螺釘后,旋松制動架鎖緊螺釘,前后擺動制動架,直至制動彈簧片2與制動凸輪1zui高點距離為1 mm。另外,旋松啟動架鎖緊螺釘,前后擺動并同時左右移動啟動架,直至啟動架連桿上的軸承3與右手輪5外圓間隙為0.3 mm,而啟動架上的滾輪4外圓輪廓線超過右手輪5端面凸輪上平面0.8 mm。如果制動彈簧片2與制動凸輪1zui高點距離小于1 mm,則可能產生運動脫節,即高速運動已結束,而無走針運動,中途停車。如果制動彈簧片2與制動凸輪1zui高點距離大于1 mm,則可能產生制動不可靠。而啟動架上的滾輪4外圓輪廓線與右手輪5端面凸輪上平面的距離如果小于0.8 mm,可能引起發燙;如果距離大于0.8 mm,會使機器運轉加重。
1 高速轉換到走針的運動原理
圖1
(1)與開停架12 相對固定的制動架7和制動彈簧片6也繞支點O2作順時針擺動而釋放制動凸輪5。同時與開停架12同樣相對固定的啟動架也一起作順時針擺動,啟動架上的滾輪釋放右手輪上的端面凸輪,使右手輪在彈簧的作用下,與旋轉的皮帶輪接觸并一起轉動,通過花鍵連接帶動凸輪軸一起旋轉,并通過針桿機構和走針機構使走針運動開始。
(2)為了使走針運動能保持下去,應在開停架12 擺動到極限時用停針桿9上的限位塊來頂住開停架12上的方頭螺釘11 ,不讓開停架12復位,從而保證必要的走針時間。
(3)因為走針時不允許滑板有高速運動,所以當開停架12順時針擺動時,開停架12下面的一個腳就撥動開車擺桿繞支點向順時針方向擺動。并通過撥塊,帶動撥塊座、高速輪和離合器活動塊一起向右移動,從而使離合器活動塊與離合器固定塊分離,高速輪變成空轉,從而使滑板高速運動停止。
按照上述傳動過程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撞塊、停針桿、制動架和啟動架的位置是否正確。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3個動作的動力來源都為開停架,它們動作的先后是有順序的。表面上看3個動作好像是同時產生的,但實際上,3個動作是有先后的,即先將高速輪變成空轉,再釋放制動凸輪5,然后使走針運動開始,從而保證高速運動和走針運動互鎖。
2 調整方法
(1)撞塊的調整(圖2)
圖2
(2)停針桿的調整(圖3)
圖3
轉動手柄,向前移動滑板至開停架連桿滾輪3處于鈕縫長度調節塊1斜面zui高處時,停針桿限位塊5應離開方頭螺釘7,其間隙不大于0.5 mm。調整方法:當開停架連桿滾輪3處于鈕縫長度調節塊1斜面zui高處時,旋松鎖緊螺釘6,上下移動停針桿限位塊5,直至停針桿限位塊5與方頭螺釘7上下間隙大于0.5 mm。如果間隙大于0或小于0.5 mm,則機器走了幾針又回到高速運動。
(3)制動架及啟動架的調整(圖4)
圖4
繼續轉動手柄,向前移動滑板,直至開停架拉鉤自動跳開,釋放開停架連桿滾輪銷。此時停針桿限位塊應頂住方頭螺釘的頂面,同時制動彈簧片2與制動凸輪1zui高點距離為1 mm,啟動架連桿上的軸承3與右手輪5外圓間隙為0.3 mm,而啟動架上的滾輪4外圓輪廓線應超過右手輪5端面凸輪上平面0.8 mm。調整方法:當開停架拉鉤自動跳開,停針桿限位塊頂住方頭螺釘后,旋松制動架鎖緊螺釘,前后擺動制動架,直至制動彈簧片2與制動凸輪1zui高點距離為1 mm。另外,旋松啟動架鎖緊螺釘,前后擺動并同時左右移動啟動架,直至啟動架連桿上的軸承3與右手輪5外圓間隙為0.3 mm,而啟動架上的滾輪4外圓輪廓線超過右手輪5端面凸輪上平面0.8 mm。如果制動彈簧片2與制動凸輪1zui高點距離小于1 mm,則可能產生運動脫節,即高速運動已結束,而無走針運動,中途停車。如果制動彈簧片2與制動凸輪1zui高點距離大于1 mm,則可能產生制動不可靠。而啟動架上的滾輪4外圓輪廓線與右手輪5端面凸輪上平面的距離如果小于0.8 mm,可能引起發燙;如果距離大于0.8 mm,會使機器運轉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