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馬FV系列繃縫機常見故障處理
飛馬FV系列是一種縫條襟飾紋用凸出型腕式雙重線環縫紉機,采用了圓筒機體,zui適合于牛仔褲、工作服的肋縫,內側縫、棉外套的肋縫,袖下縫,等等,在針織服裝上的應用也很廣泛,如:針織內褲襠底縫、針織文化衫拼側縫等。下面是筆者在維修飛馬FV系列繃縫機過程中積累的一些經驗,現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不妥之處請指正。
1跳針
(1)針細。一般針織面料都有彈性,經緯線細,編織密度大且易有針洞。
(2)縫線差。大多數企業都會使用低廉縫線,這類縫線強度不夠,捻度不均勻。
(3)面料。縫制忽高忽低的面料時易跳針。
-解決方法
(1)更換風琴UYXll8GBS65號針。
(2)在縫線上打點蠟,或在針線槽中加硅油保持縫線光滑,線跡不能太緊。
(3)配合。一般標準針與彎針之間的配合與飛馬FW系列繃縫機相同。
首先確定針桿高度,根據面料厚薄,在確定針桿高度時,可觀察針在下死點的時候,彎針與zui右面的機針之間的距離,一般在4.5~5.9cm之間,但調整時可適當放大點,因為彎針尖在正常工作中易磨損,因此彎針尖的行程相對要放大些。當彎針反程時,針與彎針之間的插背應在彎針的1/3處,機針在彎針的線三角,且針孔與彎針孔重合。
2斷線與線跡不良
(1)機針有毛刺或彎曲,彎針尖、彎針孔有毛刺。
(2)縫線。縫線質量差。
(3)配合。機針與彎針之間的間隙,勾線時間的快慢。
-解決方法
(1)更換機針,在彎針磨損不嚴重的情況下,適當修磨彎針尖和彎針孔。
(2)更換質量好的縫線,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用硅油潤滑,適當降低縫紉速度。
(3)將機針與彎針之間的間隙和勾線時間作調整。
3斷針
(1)機針過細、針彎曲。
(2)線跡過緊。
(3)機針與彎針之間的間隙和機針與彎針之間的插背量。
(4)機針與針板、壓腳等部位之間的間隙。
-解決方法
(1)將機針更換成粗機針。
(2)適當放松縫線。
(3)重新調整機針與彎針之間的間隙。
(4)調整機針與針板、壓腳等部位的間隙。
上述幾種常見故障的解決方法,一般情況下都能解決,遇到特殊面料時,可適當調整機針與彎針之間同步的關系。解決方法:上蓋打開,調整螺釘①,旋轉藕聯器②,使機器向“+”或“-”的方向旋轉,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1跳針
(1)針細。一般針織面料都有彈性,經緯線細,編織密度大且易有針洞。
(2)縫線差。大多數企業都會使用低廉縫線,這類縫線強度不夠,捻度不均勻。
(3)面料。縫制忽高忽低的面料時易跳針。
-解決方法
(1)更換風琴UYXll8GBS65號針。
(2)在縫線上打點蠟,或在針線槽中加硅油保持縫線光滑,線跡不能太緊。
(3)配合。一般標準針與彎針之間的配合與飛馬FW系列繃縫機相同。
首先確定針桿高度,根據面料厚薄,在確定針桿高度時,可觀察針在下死點的時候,彎針與zui右面的機針之間的距離,一般在4.5~5.9cm之間,但調整時可適當放大點,因為彎針尖在正常工作中易磨損,因此彎針尖的行程相對要放大些。當彎針反程時,針與彎針之間的插背應在彎針的1/3處,機針在彎針的線三角,且針孔與彎針孔重合。
2斷線與線跡不良
(1)機針有毛刺或彎曲,彎針尖、彎針孔有毛刺。
(2)縫線。縫線質量差。
(3)配合。機針與彎針之間的間隙,勾線時間的快慢。
-解決方法
(1)更換機針,在彎針磨損不嚴重的情況下,適當修磨彎針尖和彎針孔。
(2)更換質量好的縫線,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用硅油潤滑,適當降低縫紉速度。
(3)將機針與彎針之間的間隙和勾線時間作調整。
3斷針
(1)機針過細、針彎曲。
(2)線跡過緊。
(3)機針與彎針之間的間隙和機針與彎針之間的插背量。
(4)機針與針板、壓腳等部位之間的間隙。
-解決方法
(1)將機針更換成粗機針。
(2)適當放松縫線。
(3)重新調整機針與彎針之間的間隙。
(4)調整機針與針板、壓腳等部位的間隙。
上述幾種常見故障的解決方法,一般情況下都能解決,遇到特殊面料時,可適當調整機針與彎針之間同步的關系。解決方法:上蓋打開,調整螺釘①,旋轉藕聯器②,使機器向“+”或“-”的方向旋轉,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