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馬W600系列筒式繃縫機的調試與維修(1)
彎針挑線凸輪的調節
在彎針從左極限位置向右擺動過程中,左側機針針尖下降到彎針背面如圖35、36所示的位置時,被彎針挑線凸輪①挑起的彎針線同時從彎針挑線凸輪的a點開始滑落時,彎針挑線凸輪處于zui大挑線量位置,這是彎針挑線凸輪的zui佳同步相位。要進行調節時,請旋緊2只緊定螺釘②,將彎針挑線凸輪轉過一個角度,在達到上述相位要求時立即擰緊2只緊定螺釘②。
彎針線從彎針挑線凸輪①的a點滑落(即指彎針挑線凸輪的zui大挑線量位置)時,左側機針針尖應處于圖35、36所示的位置:
?。ㄒ唬┭b2支機針時,左側機針針尖從彎針上表面下降到彎針頭部寬度的2/3處。
?。ǘ┭b3支機針時,左側機針針尖從上死點下降到彎針頭部的下表面處
彎針護線桿的安裝
從支架③的上平面到彎針護線桿④的下平面之間的間隔b的大小應按下面的要求而定:
想使彎針線多出一些時(裝3支針的縫紉機),間隔b要調大一些;想使彎針線少出一些時(裝2支針的縫紉機),間隔b要調小一些;要進行調節時,請旋松螺釘⑥,將彎針護線桿④移動到要求的位置時擰緊螺釘⑥。
七、彎針線量調節板的安裝
彎針線量調節板⑦和⑧的位置是根據彎針線的挑線量來調節的。要調節時請旋松緊固螺釘⑨和⑩,然后以調節板支架上的刻線c為目標,將彎針線量調節板⑦和⑧上的穿線孔位置作前后移動調節。
想使彎針線多挑出一些時,請將彎針線量調節板⑦和⑧的穿線孔位置朝刻線c的方向移近一些;想使彎針線少挑出一些時,請將彎針線量調節板⑦和⑧的穿線孔位置朝刻線c的方向移遠一些。
調節完畢后請將緊固螺釘⑨和⑩擰緊。
同步相位的調節
一、彎針與機針的同步相位的調節
彎針從右向左擺動到左側機針的后側時的相位要比從左向右擺動到左側機針前側時的相位提早1mm左右。
若機器運轉時沒有達到上述要求就要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圖39中的四只螺釘,然后轉動手輪,使上軸同步帶輪的定位位置略為變動一下;若將手輪12朝順時針方向轉動,則彎針從右向左擺動到左側機針的右側時的相位就提早;若將手輪12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則彎針從右向左擺動到左側機針的右側時的相位就延遲。
二、彎針對機針前后運動的同步相位的調節
與機針的上下運動相對應的彎針的前后運動的同步相位的調節要求是:彎針前后運動凸輪上的刻槽B應與曲軸上的刻槽A對齊。
若發現沒有對齊時,請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彎針前后運動凸輪的緊定螺釘,然后轉動凸輪進行調節,當刻槽B與刻槽A對齊后,立即擰緊緊定螺釘。
三、后護針的同步相位
與機針的上下運動相對應的后護針⒃的前后運動的同步相位的調節要求:偏心⒄的刻線D應該與下軸上的刻線C對齊。
若發現沒有對齊時,請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偏心⒄的緊定螺釘⒅,然后轉動偏心⒄進行調節,當刻線D與刻線C對齊時,立即擰緊緊定螺釘⒅。
四、撥針的同步相位
與機針的上下運動相對應的撥針的左右運動的同步相位的調節要求是:撥針左右運動偏心②的缺口槽B應該與上軸①的缺口槽A對齊。
若發現沒有對齊時,請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2只緊定螺釘③,然后轉動撥針左右運動偏心②進行調節,當缺口槽B與缺口A對齊時,立即擰緊2只緊定螺釘③。
五、針線挑線桿的同步相位
與機針的上下運動相對應的針線挑線桿動作的同步相位的調節要求是:針線挑線曲柄④與緊圈⑤之間的間隙應該保持6.5mm。
若發現其間隙值與此不符合時應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針線挑線曲柄④的緊定螺釘⑥,然后將針線挑線曲柄作前后方向移動調節,當針線挑線曲柄與緊圈⑤的間隙達到6.5mm時立即擰緊螺釘⑥。
注意:縫紉機在出廠時,已對針線挑線桿的同步相位按要求作了調整,除了使用彈性很大的線或一點沒有彈性的線之外,一般情況下請不要變動針線挑線桿的同步相位。
使用棉質線時,若針線拋出的線環過分大,請旋松針線挑線曲柄④的緊定螺釘⑥,將針線挑線曲柄④朝操作者一側稍許移動一些,針線的線環就會變小。
在彎針從左極限位置向右擺動過程中,左側機針針尖下降到彎針背面如圖35、36所示的位置時,被彎針挑線凸輪①挑起的彎針線同時從彎針挑線凸輪的a點開始滑落時,彎針挑線凸輪處于zui大挑線量位置,這是彎針挑線凸輪的zui佳同步相位。要進行調節時,請旋緊2只緊定螺釘②,將彎針挑線凸輪轉過一個角度,在達到上述相位要求時立即擰緊2只緊定螺釘②。
彎針線從彎針挑線凸輪①的a點滑落(即指彎針挑線凸輪的zui大挑線量位置)時,左側機針針尖應處于圖35、36所示的位置:
?。ㄒ唬┭b2支機針時,左側機針針尖從彎針上表面下降到彎針頭部寬度的2/3處。
?。ǘ┭b3支機針時,左側機針針尖從上死點下降到彎針頭部的下表面處
彎針護線桿的安裝
從支架③的上平面到彎針護線桿④的下平面之間的間隔b的大小應按下面的要求而定:
想使彎針線多出一些時(裝3支針的縫紉機),間隔b要調大一些;想使彎針線少出一些時(裝2支針的縫紉機),間隔b要調小一些;要進行調節時,請旋松螺釘⑥,將彎針護線桿④移動到要求的位置時擰緊螺釘⑥。
七、彎針線量調節板的安裝
彎針線量調節板⑦和⑧的位置是根據彎針線的挑線量來調節的。要調節時請旋松緊固螺釘⑨和⑩,然后以調節板支架上的刻線c為目標,將彎針線量調節板⑦和⑧上的穿線孔位置作前后移動調節。
想使彎針線多挑出一些時,請將彎針線量調節板⑦和⑧的穿線孔位置朝刻線c的方向移近一些;想使彎針線少挑出一些時,請將彎針線量調節板⑦和⑧的穿線孔位置朝刻線c的方向移遠一些。
調節完畢后請將緊固螺釘⑨和⑩擰緊。
同步相位的調節
一、彎針與機針的同步相位的調節
彎針從右向左擺動到左側機針的后側時的相位要比從左向右擺動到左側機針前側時的相位提早1mm左右。
若機器運轉時沒有達到上述要求就要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圖39中的四只螺釘,然后轉動手輪,使上軸同步帶輪的定位位置略為變動一下;若將手輪12朝順時針方向轉動,則彎針從右向左擺動到左側機針的右側時的相位就提早;若將手輪12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則彎針從右向左擺動到左側機針的右側時的相位就延遲。
二、彎針對機針前后運動的同步相位的調節
與機針的上下運動相對應的彎針的前后運動的同步相位的調節要求是:彎針前后運動凸輪上的刻槽B應與曲軸上的刻槽A對齊。
若發現沒有對齊時,請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彎針前后運動凸輪的緊定螺釘,然后轉動凸輪進行調節,當刻槽B與刻槽A對齊后,立即擰緊緊定螺釘。
三、后護針的同步相位
與機針的上下運動相對應的后護針⒃的前后運動的同步相位的調節要求:偏心⒄的刻線D應該與下軸上的刻線C對齊。
若發現沒有對齊時,請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偏心⒄的緊定螺釘⒅,然后轉動偏心⒄進行調節,當刻線D與刻線C對齊時,立即擰緊緊定螺釘⒅。
四、撥針的同步相位
與機針的上下運動相對應的撥針的左右運動的同步相位的調節要求是:撥針左右運動偏心②的缺口槽B應該與上軸①的缺口槽A對齊。
若發現沒有對齊時,請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2只緊定螺釘③,然后轉動撥針左右運動偏心②進行調節,當缺口槽B與缺口A對齊時,立即擰緊2只緊定螺釘③。
五、針線挑線桿的同步相位
與機針的上下運動相對應的針線挑線桿動作的同步相位的調節要求是:針線挑線曲柄④與緊圈⑤之間的間隙應該保持6.5mm。
若發現其間隙值與此不符合時應按下述方法進行調節:旋松針線挑線曲柄④的緊定螺釘⑥,然后將針線挑線曲柄作前后方向移動調節,當針線挑線曲柄與緊圈⑤的間隙達到6.5mm時立即擰緊螺釘⑥。
注意:縫紉機在出廠時,已對針線挑線桿的同步相位按要求作了調整,除了使用彈性很大的線或一點沒有彈性的線之外,一般情況下請不要變動針線挑線桿的同步相位。
使用棉質線時,若針線拋出的線環過分大,請旋松針線挑線曲柄④的緊定螺釘⑥,將針線挑線曲柄④朝操作者一側稍許移動一些,針線的線環就會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