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現狀和競爭格局分析 下游需求回暖有望帶動行業復蘇
縫制機械行業是以生產縫紉機為主,裁剪、熨燙及粘合等機械為輔的專業設備制造業,上游主要是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原材料供應商;中游是專用和家用的縫制機械設備;下游為應用領域。
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累計生產各類家用及工業用縫制設備(不含縫前縫后)約997萬臺,其中工業縫紉機產量為697臺,家用縫紉機產量為300萬臺。縫制機械和下游服裝行業營收增速走勢保持一致,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游行業需求進一步壓縮,但近月來已出現降幅逐漸縮窄的現象,縫制機械行業恢復有望持續。從行業競爭情況來看,杰克股份和上工申貝為行業龍頭企業。
縫制機械行業產業鏈發展較為完善,縫制機械是紡織服裝的關鍵設備
縫制機械行業是以生產縫紉機為主,裁剪、熨燙及粘合等機械為輔的專業設備制造業。按縫制工序先后分類,縫制設備主要包括三大類:縫前設備、縫中設備和縫后設備。縫前設備主要包括裁床、鋪布機等用于裁剪、鋪開布料等縫紉前道工序的加工設備;縫中設備主要包括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和特種機等用于縫紉工序的加工設備;縫后設備主要包括熨燙、包裝設備等用于熨燙、包裝等服裝生產后道工序的機械設備。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縫制機械行業的上游主要是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以及生鐵等原材料供應商;中游是專用和家用的縫制機械設備;紡織服裝行業是下游最主要的行業,除此之外,箱包、皮革、玩具等細分領域也屬于縫制機械行業產品的主要下游客戶。
工業縫紉機產量大于家用縫紉機
從縫制機械產品結構來看,縫制機械產品包括工業縫紉機、家用縫紉機和縫前縫后設備。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累計生產各類家用及工業用縫制設備(不含縫前縫后)約997萬臺,同比下降13.3%。其中,工業縫紉機產量為697臺,占比69.91%,家用縫紉機產量為300萬臺,占比30.09%。
下游需求回暖,帶動行業降幅收窄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238家規上企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為276.4億元,同比下降11.80%;服裝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6010.33億元,同比下降3.45%。總體來看,縫制機械和服裝行業營收增速走勢保持一致,2019年下游服裝行業效益不佳,縫制機械行業增速也隨之放緩。
2020年8月,隨著國內經濟穩步回暖和國際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我國服裝行業內需市場明顯回暖,縫制機械行業生產快速恢復,主要經濟指標降幅進一步收窄。2020年1-8月,服裝行業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198.90億元,同比下降14.36%,降幅比上月收窄0.65個百分點;縫制機械行業236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營業收入154.73億元,同比下降16.61%,降幅較7月收窄0.5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收窄9.87個百分點。
行業競爭資源流向頭部企業,杰克股份和上工申貝為縫企龍頭
縫制機械行業發展至今,行業內合資合作持續推進,集中度不斷提升。2019年行業格局持續分化,企業合資合作持續推進,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如,順發、大森合資成立尼森公司研制裁床;杰克參股嘉興新亞和公司,與上海歐洛特合資成立浙江衣科達公司;美機與重機、勝家開展生產及品牌運營合作;大豪與澳大利亞WILCOM成立合資公司等。
從縫制設備供應商來看,我國縫制設備行業主要市場份額為杰克股份、上工申貝和中捷股份所占據。2019年,杰克股份縫制設備業務收入達到29.53億元;上工申貝為20.07億元;ST中捷為7.06億元。
注:杰克股份統計口徑為工業縫紉機;上工申貝統計口徑為縫制設備及智能制造;ST中捷統計口徑為專用設備制造業。
從企業排行來看,2020年7月,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評選的2019年度輕工業百強企業、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輕工業裝備制造行業五十強企業名單、輕工行業十強企業等評價結果發布,多家縫企榮登榜單。其中,杰克股份和上工申貝榮登2019年度輕工業百強企業綜合榜單,排名分別位于163名和170名。從工業縫紉機行業十強企業來看,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位居榜首,上工申貝和寧波舒普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